最近的几篇博文都会和澳门有关,希望想看星星国美食的朋友们不要介意。比起去年的墨尔本之行,这一系列应该会得到更多的共鸣吧。毕竟,澳门比墨尔本近得多也便宜得多,待到看完所有美食口水直流的时候,一张虎航的廉价机票就可以把你从新加坡带去那里了——伸手可及的美味,多少会比较诱人。
说起虎航,之前种种新闻旧闻我们就不追究了。现在的它,是唯一一家每日往返新加坡和澳门之间的航空公司(另一家澳门航空不是天天飞),而且为食主义今年坐的几次感觉都还行,只有早到没有晚点,应该可以作为新加坡飞澳门的首选了。
说到澳门的美食,首先跳出来的就是这三个:手打竹升面、猪扒包、葡式蛋挞。对于吃货们来说,到了澳门没吃这些,就像没有去到大三巴牌坊一样让人抱憾。所以为食主义这一路拼命加油努力地吃,特别是自由活动那天真是从中午吃到晚上,总算把澳门最最招牌的那些吃了一圈。
竹升面PK——祥记面家 VS 黄枝记 | Cheong Kei & Wong Chi Kei
中午的祥记队伍排得老长老长,害我不得不躲开它;到傍晚时分再绕回去,只为一尝它的招牌虾子捞面的风采。祥记出名的虾子捞面有35年历史,亮点有两个:一个是鲜甜的虾子,一个是QQ的竹升面。
所谓竹升面,是以阴力用大竹竿在面团上反复弹压而成的面条。师傅会将搓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,然后骑坐在竹竿一头用脚蹬竹竿碾压,一边压打一边移动,让面团受力均匀,渐渐变成一条摊开的毛巾。一两个小时后,面团便可以揉拉成一根根银丝一样幼细的面条。 打压竹升面的特点一是不加水,二是用鸭蛋而不是鸡蛋,这样出来的面既爽口又充满了蛋香。
别看照片上大大的一盘,其实很小,三口五口就吃完了。面上淋的是虾子和猪油,为食主义是觉得它的猪油淋得太多了点,让整盘面变得黏稠,找不到面条QQ的质感,体现不出它传说中惊为天“面”的美味。倒是那汤鲜得无与伦比,不加味精的鲜味纯粹来自上成的用料,难怪蔡澜当年对它赞不绝口。
传说祥记里的虾子捞面比黄枝记好吃,而黄枝记的云吞面和其它比祥记好吃。为食主义是去完祥记直奔黄枝记的,真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吃遍最好的美食呀!
比起祥记,黄枝记的历史更为悠久,流传3代,到今年已经66年了。它的店面更大,主店在十月初五街,分店在更方便游客的议事亭前地。单是分店就上下3层楼,显然比祥记霸气很多。不过为食主义最爱的是黄枝记的小文艺调调——“无酒安能邀月饮,有钱最好食云吞”——这个对联,应该是改自清末广东才子何淡如的那句“有酒不妨邀月饮,无钱那得食云吞”吧。
时间短的弊端就是吃不到很多东西。我在黄枝记只试了云吞面,顺便遥望一下虾子面。没有了虾子面里的猪油,黄枝记的手打竹升面的弹牙质感被表现得淋漓尽致。而且那充满嚼劲的面果真极细,鲜虾云吞个个做得很扎实饱满,虽然馅偏咸了点,但总体来说不愧是黄枝记的招牌面。
因为为食主义在祥记吃的是不同的面,无法真正把两家摆在一起比较。但如果看它家的虾子面,虾子洒得就比祥记豪迈得多——虽然味道怎样我不能亲自尝试。
黄枝记还有鲜甜的水蟹粥,一大碗粥里有一大只带着大钳的螃蟹;还有巨无霸的炸云吞,女生们掰着它吃的样子被笑说好像在吃鸡翅。这就像祥记里还有炸鲮鱼球、猪手、牛腩这些招牌小菜一样,都是为食主义无福尝到的美味。下一次去澳门的时候再去试!
而至于哪一家更好?个人偏爱黄枝记,但没有亲自把两家都试一下,你也不会信服的吧?
猪扒包PK——胜利茶餐室 VS 大利来记
去澳门第二个必吃的是猪扒包。胜利茶餐室是为食主义去之前做功课时看到的,大利来记则是传说中那个下午3点才开、队伍很长很长的了不起猪扒包。
要说澳门的路还真难找。且不说葡萄牙语的路名是怎样地长,中文的路名是怎样地拗口,路牌又是怎样地不显眼,连GPS的定位都模糊不清,按它的指示根本就找不到啦!好不容易找到这个其实并不是很显眼的胜利茶餐室,里面人还真多;再定睛一看,几乎人手一个猪扒包!
玻璃瓶里的可乐是必定要拿来怀念一下的。再加一个猪扒包就是我的午餐了——本来以为只是填填肚子,谁知那猪扒包好大!
脆脆的面包和脆脆的猪扒,胜利茶餐厅里的猪扒是不太普遍的炸猪扒。本来对炸食没什么兴趣,但不得不说这嫩金黄的颜色和炸后依然多汁的肉,不加其它酱料却和大众口味的碳烤猪扒包一样美味。因为那个很出名很出名的大利来记总店在氹仔岛,所以如果要推荐一个在澳门本岛的猪扒包,这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哦。
澳门那些出名的店总是会有不出众的外表。这个暗乎乎旧兮兮的店面,谁诚想它3点一开时的队伍可以排去天边。
大利来记曾经是个茶餐厅,后来因为营业执照问题被关闭了一段时间,现在它是一个路边摊式的小铺子,大家只能买了走人在路上吃,所以拍出来的照片也是一派街边小吃的感觉。可能是对它期待很高,反而觉得它并没有特别惊艳,特别是那块骨头让我十分纠结——这让人怎么大口大口吃嘛。
但公平地说,猪扒本身的鲜美多汁完全符合它44年经典美味的招牌形象。是我比较挑剔吧,觉得它的肉紧实有余嫩滑不足,最美味的猪扒包记忆被留在了香港兰芳园和墨尔本,大利来记遇上了一个难伺候的主儿~ :p
蛋挞PK——安德鲁 VS 玛嘉烈 外加一个“新好利” | Lord Stow’s Bakery, Margret’s Cafe, San Hou Lei
把这3家放在一起的感觉,其实更像“新好利”坐山观虎斗——安德鲁和玛嘉烈是以葡式蛋挞出名,而氹仔岛上的新好利咖啡饼店的特色是燕窝椰汁蛋挞。
所谓葡式蛋挞,它的特点就是表面黑乎乎的圈圈点点,这是糖过度受热后产生的,也是葡式蛋挞的招牌形象。1989年,英国人安德鲁·史斗(Andrew Stow)将葡式蛋挞带到澳门,改用英式奶黄馅并减少糖的用量,渐渐成为了改良后的澳门经典小吃。
这就是安德鲁先生在澳门开的第一家店,处在偏远的路环岛,至今还在营业。那份经典与时光一起被刻在陈旧的墙上,即便不翻新,顾客依然络绎不绝。而你知道玛嘉烈是谁吗?她其实是安德鲁先生的前妻,他们1997年离婚以后,玛嘉烈去澳门本岛很市中心的位置自己开了一家店,卖的是和她前夫卖的一样的蛋挞。不过她家的蛋挞味道偏甜,而且服务态度是出了名的不好,所以我对它基本无感。
而至于在氹仔的新好利咖啡饼店,是另一家其貌不扬但口碑响亮的藏宝地。这里有很少见的燕窝椰汁蛋挞,而且比其它招牌小吃地有更多的本地人光顾——这才是真真正正的美味呢!
虽然其实我完全没吃出燕窝来,但它奶白色的蛋液,顺滑细软的口感,让你在吃过太多传统蛋挞后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。超爱它的味道,只是因为加了“燕窝”二字,价格也贵不少呢。
如果推荐蛋挞,为食主义自然会选安德鲁和新好利。如果你交通方便,记得一定要去最最原始的路环总店找安德鲁饼家。
从澳门本岛到氹仔到路环,每一个岛都有不一样的历史与风格。唯有美食,不分地区不分年月,一旦说起,谁都可以滔滔不绝。也许你无法尝遍上面所有的著名小吃,但至少每一种都要去一家,也算是到过澳门了吧。
特别鸣谢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旅游局、Tigerairways、Panasonic与OMY.sg
“惊喜时刻,感受澳门”系列是为食主义荣获2012新加坡部落格大奖最佳美食部落格之后的获奖之行。更多相关文章请看惊喜时刻感受澳门2012
{ 16 comments… read them below or add one }
Do you have this pages in English ???
Hey Lilian, sorry I don’t have this page in english. But if you need the addresses, I can send you. 🙂
大利来不但东西难吃态度还极差!不知道网上的haop怎么来的。让我对老字号从此过敏。新好利不错,还有一个好吃去处,在八佰伴楼上的食阁,偶然吃到的,惊艳!有机会试试
嗯,新好利是澳门本地人都会去的餐厅,所以不会那么游客化~
你的食记真让人觉得贴心~~好喜欢这种感觉 什么时候来大陆吃一下?
呵呵谢谢你elise。。我其实就是中国过来的,不过现在在国内呆的时间不是很久。。
看到蛋挞我馋了!
博主的生活经历让人羡慕,可以这么近距离的欣赏美食,品鉴美食。辛苦了,听说美食家的胃因为工作原因都不太好,希望楼主可以好好保重!!
呵呵,谢谢谢谢~ 平时还是挺注意的,不过多谢关心!
这上面的食物让人食指大动。品尝鉴赏这么多的美食,辛苦点还是蛮划算的。博主真幸福!!有美食的城市是有生气的。令人向往。
你吃得也很辛苦啊~~
还好还好,嘿嘿
這麼短時間嘗試了3種澳門美食,還去了不同店子來比較,厲害!:)
嘿,是2天里吃的,有些只是吃几口,不然真吃不完
这样密集地品尝美食,会腻么?
好些只是试几口,没吃完的。。大家分着吃
{ 2 trackbacks }